氫氧化鈉,化學式為NaOH,俗稱燒堿、火堿、苛性鈉,為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強堿,一般為片狀或塊狀形態,易溶于水(溶于水時放熱)并形成堿性溶液,另有潮解性,易吸取空氣中的水蒸氣(潮解)和二氧化碳(變質),可加入鹽酸檢驗是否變質。
NaOH是化學實驗室其中一種必備的化學品,常見的化工品之一。純品是無色透明的晶體。密度2.130g/cm3。熔點318.4℃。沸點1390℃。工業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鈉和碳酸鈉,是白色不透明的晶體。有塊狀,片狀,粒狀和棒狀等。式量39.997。
氫氧化鈉在水處理中可作為堿性清洗劑,溶于乙醇和甘油;不溶于丙醇、乙醚。與氯、溴、碘等鹵素發生歧化反應。與酸類起中和作用而生成鹽和水。
水處理應用:
氫氧化鈉被廣泛應用于水處理。在污水處理廠,氫氧化鈉可以通過中和反應減小水的硬度。在工業領域,是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的再生劑。 氫氧化鈉具有強堿性,且在水中具有相對高的可溶性。由于氫氧化鈉在水中具有相對高的可溶性,所以容易衡量用量,可以方便地在水處理的各個領域使用。
氫氧化鈉被使用在水處理方面的如下課題:消除水的硬度;調節水的pH值;對廢水進行中和;通過沉淀消除水中重金屬離子;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。
健康危害:
1、侵入途徑:吸入、食入。
2、健康危害:該品有強烈ci激和腐蝕性。粉塵或煙霧會ci激眼和呼吸道,腐蝕鼻中隔,皮膚和眼與NaOH直接接觸會引起灼傷,誤服可造成消化道灼傷,粘膜糜爛、出血和休克。
3、分解產物: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。
危害防治:
隔離泄漏污染區,周圍設警告標志,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,穿化學防護服。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,用清潔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,以少量NaOH加入大量水中,調節至中性,再放入廢水系統。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,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處理無害后廢棄。
安全標志:
氫氧化鈉屬于強堿性物質,具有強腐蝕性,需有的“腐蝕性物品”標志。
呼吸系統防護:必要時佩帶防毒口罩。
1、眼睛防護: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。防護服:穿工作服(防腐材料制作)。小心使用,小心濺落到衣物、口鼻中。
2、手防護:戴橡皮手套。
3、其它:工作后,淋浴更衣。注意個人清潔衛生。
急救措施:
1、皮膚接觸:先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(稀液)/用布擦干(濃液),再用5~10%硫酸鎂、或3%硼酸溶液清洗并就醫。
2、眼睛接觸:立即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清洗至少15分鐘?;蛴?/span>3%硼酸溶液(或稀醋酸)沖洗。就醫。
3、吸入: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。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。
4、食入:少量誤食時立即用食醋、3~5%醋酸或5%稀鹽酸、大量橘汁或檸檬汁等中和;給飲蛋清、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醫,禁忌催吐和洗胃。